江苏银行发布三季报:打造特色业务优势,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


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,银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作为城商行中的佼佼者,第三季度,江苏银行再次交出了一张质效双升的业绩答卷,实现了服务实体经济与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。
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10月27日,江苏银行披露三季报,报告期内,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86.78亿元,同比增长9.15%,归母净利润256.54亿元,同比增长25.21%。
作为一家立足江苏的全国系统性重要银行,自立行以来,江苏银行坚决扛起服务中小企业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,通过发挥区位优势,深耕本土市场,打造特色业务,在推动经济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,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
坚定金融报国,深耕本地制造业
随着三季度报告披露接近尾声,各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得以公开,从市场数据来看,受息差下行等因素影响,上市银行业绩整体承压,不过,江苏银行经营业绩却实现了韧性增长,在一众同行中格外突出。
10月27日,江苏银行发布2023年三季报,从财报数据来看,江苏银行经营业绩明显好于同业。报告期内,江苏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.21%;不良贷款率0.91%,较上年末下降0.03个百分点;拨备覆盖率378.12%,较上年末提升6.46个百分点。
具体来看,江苏银行业绩实现韧性成长或与其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定位密不可分。
江苏经济发达,金融资源丰富,对公业务有着天然的区域优势,作为自立行以来就扎根江苏的地方法人银行,江苏银行多年来深耕当地制造业。
自2017年起,江苏银行持续加大对制造业贷款的考核力度,并且重点考核先进制造业贷款。该行深入打造“苏银新智造”品牌,创新推出“智改数转贷”产品,坚持服务制造强省、科技强省等江苏省“十四五”规划重点内容,深入拓展区域市场,推动制造业向着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数据显示,截至三季度末,江苏银行对公贷款余额达到了1.02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19.70%,其中,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了2396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23.71%。
与同在长三角地区的上市城农商行相比,在2022年,江苏银行正式超越上海银行,成为长三角地区上市的城农商行中对公贷款余额规模最大的银行,在全部上市城商行中位于第一梯队。
依托区域资源禀赋,江苏银行坚持做强对公业务,将更多资源投向科技现代化、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,在服务“江苏制造”转型升级、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,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。
支小护绿,绘就金融服务多彩画卷
小微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就业和创新起到关键作用。
在传统银行的经营范式中,小微企业长期因为信息不对称、风险不对称及收益成本之间的不对称面临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。
如何解决小微企业在金融方面遇到的“难题”?作为全国系统性重要银行、江苏省最大法人银行,江苏银行一直在思考和行动。
在过去这些年里,江苏银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初心不动摇,不断创新、创优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,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增量扩面、提质降本,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浇灌小微企业生长,带动小微企业向阳而生、茁壮成长。
以应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例,江苏银行认真梳理金融产品,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、中小微外贸企业等9大类客户,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“专精特新贷”、“人才科创贷”等服务,建立融资长效机制,并给予普惠小微企业客户FTP下调优惠。
秉持“帮小微就是帮自己”“做小微就是做未来”的理念,江苏银行坚持普助小微、普惠民生,先后两次被原中国银保监会评为服务小微企业先进单位,是江苏省唯一连续14年获评“江苏省普惠金融服务先进单位”的商业银行,普惠小微贷款连续多年保持江苏省内市场份额第一。
从财务数据来看,截至今年9月末,江苏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74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20.90%,切实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,为小微经济发展贡献了江苏银行“力量”。
除了服务小微经济外,在助力绿色发展方面,江苏银行也有着独到见解。
多年来,江苏银行聚焦能源低碳转型、工业绿色升级、城乡绿色发展、环境保护修复、绿色交通运输、绿色低碳消费等六大重点领域,积极加大清洁能源贷款等绿色信贷投放,创新推出“整县分布式光伏贷款”“环保担”“碳账户挂钩贷款”等特色产品。
目前,江苏银行已建立涵盖公司信贷、投行、普惠、网金、跨境、零售、同业、理财、租赁九大业务板块的绿色金融集团化产品体系。其中,多项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开创“业内首单”,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与“双碳”战略提供了模范样本,形成良好的带头示范效应。
截至今年9月末,江苏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928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45.30%,在全国上市城商行中保持前列。
浇灌科创沃土,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
在经济新发展格局下,科技创新持续位于核心地位,而改进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,引导金融资源向科创领域集聚,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。
不过,科创企业初创期一般轻资产运营,研发投入大、资金需求大,轻资产、无传统抵押物的特性使很多企业难以达到融资门槛。
为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,江苏银行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,为创新企业铺平了前进之路。
据了解,江苏银行瞄准科技企业技术含量高、无形资产多的“靶心”,不唯财务重技术,不唯抵押重信用,不唯营收重订单,主推“信用+知识产权”融资模式,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
以江苏银行的“共赢贷”为例,江苏银行运用“远期共赢”利率定价机制,探索创新还付方式,在江苏省内率先推出“共赢贷”灵活还款新模式,精准服务科创企业客户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。
对科创企业而言,在享受江苏银行提供的低利率优惠同时,通过“共赢贷”,可在不增加资金成本的前提下,额外借助“前低后高”的利息还付方式,阶段性减轻利息支付负担,资金周转更灵活、更便捷。
与此同时,江苏银行集聚资源加速创新,整合创新资源、创投资源及政策资源,打造“苏银科创融”服务平台,为科创企业提供集技术、资金、信息为一体的“授信+非授信”“金融+非金融”综合服务,努力当好科创企业“智慧伙伴”。
江苏银行专业化、可持续的科创金融体系也带来了科创企业信贷规模的增长。截至今年9月末,江苏银行累计服务专精特新企业4400余家、高新技术企业超1.3万家,实现江苏省内高新技术企业1/3有合作、1/6有贷款,专精特新企业2/3有服务、1/3有授信,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750亿元,连续多年居江苏省内第一。
如需转载请与上海鸣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系。未经上海鸣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,严禁转载或镜像,违者必究。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:021-80316510
